截至7月29日,綠葉制藥總市值為105.33億港元,位居港股制藥板塊前列。通過一筆16億元的戰略投資,深圳國資將以綠葉制藥旗下最核心的腫瘤藥物研發資產打包而成的深圳綠葉引至南山區,落戶粵海街道。同時,兩方設置了上市對賭協議,目標是深圳綠葉在2029年底前獨立上市。
深圳近年對醫藥產業的政策支持力度空前,復星醫藥大灣區總部也在坪山區落地。目前深圳擁有11家生物醫藥上市公司,綠葉制藥能否為其再添一子,值得關注。
來源:新財富雜志(ID:xcfplus)
作者:杜冬東
通過一筆大額戰略投資,深圳近日將一家百億藥企引入南山。
7月23日,綠葉制藥(02186.HK)公告稱,其附屬公司綠葉制藥(深圳)有限公司(簡稱“深圳綠葉”)獲得深圳市綠葉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有限合伙,簡稱“綠葉基金”)最高達16億元的戰略投資。
深圳綠葉注冊于2023年4月,是綠葉制藥以其全資的南京綠葉制藥有限公司(簡稱“南京綠葉”)資產為基礎成立的投資控股企業,將落戶南山區粵海街道。后者因20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匯聚了騰訊等100多家上市公司和華為、大疆、百度等科技大廠,被稱為中國最牛街道。
綠葉基金由深圳市國資持股91%,管理人是深圳市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簡稱“深投控”)旗下全資的深圳市投控資本有限公司(簡稱“深投控資本”)。
綠葉制藥在公告中稱:“在深圳政府產業基金的支持下,深圳綠葉的成立與發展,將啟動集團業務增長新引擎”。于深圳而言,深圳綠葉的落戶也有助其加強在腫瘤藥物研發領域的布局。
綠葉制藥是什么來頭?深圳國資何以要重金引入?
01
綠葉制藥借并購成長,高瓴資本為第二大股東
綠葉制藥是綠葉生命科學集團旗下子公司,2014年7月在港交所IPO,截至7月29日收盤,總市值為105.33億港元,位居港股制藥板塊前列。
公開資料顯示,綠葉生命科學集團的核心創始人為劉殿波。其1965年出生于山東煙臺下屬的招遠市,1985年畢業于沂水醫學專科學校(現為山東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簡稱“山東醫專”),1994年創辦煙臺綠葉制藥有限公司。綠葉制藥上市的2014年底,劉殿波持股市值達到106.3億元,成為2015年新財富500創富榜上的“煙臺首富”。2021年開始,其持股市值縮水,未再上榜。
公開信息顯示,2016年底,劉殿波向母校山東醫專捐贈500萬元,設立“綠葉醫學創新獎勵基金”,此外,綠葉生命科學集團還向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捐贈設立基金。
如今,綠葉生命科學集團旗下有制藥、疫苗、醫療、診斷四大板塊,分別以綠葉制藥、綠葉醫療、派諾生物、綠葉診斷為業務平臺。其中,綠葉制藥依靠持續并購,快速做大。
早在2006年,綠葉制藥收購了專利抗癌注射劑希美納及其市場銷售網絡,進軍腫瘤治療領域。
2007年1月,綠葉制藥斥資3.45億元,收購南京思科藥業、南京康海藥業兩家公司,并依靠南京思科藥業的紫杉醇類藥物——力樸素,在腫瘤市場站穩腳跟。如今的南京綠葉,當以此為基礎組建。
2007年和2009年,綠葉制藥共計收購北大維信生物科技69.55%的股權,奠定了心血管藥業務基礎,其主要產品血脂康目前已是綠葉制藥的核心產品之一。
2010年,綠葉制藥通過收購新加坡生物技術公司A-Bio Pharma,進入生物制藥領域。2011年,其全資收購四川寶光藥業,將降糖藥貝希(阿卡波糖)收入囊中,進入糖尿病領域。2016年,收購瑞士制藥集團Acino旗下的透皮釋藥系統業務,補強中樞神經系統產品線。2018年5月,綠葉制藥更豪擲35億元,收購阿斯利康(AZN.O)旗下抗精神病藥物思瑞康在全球51個國家和地區的業務。
綠葉制藥如今還控股一家港股上市公司博安生物(06955.HK),持股比例為70.81%。
早在2019年底,綠葉制藥以14.47億元收購了山東博安生物98%股權,獲得了后者的全部抗體藥管線項目、專利等知識產權以及抗體篩選平臺、抗體生產平臺等資產。2021年1月,博安生物完成了6.82億元的戰略融資,投前估值達到48.5億元,投資方包括元生創投、尚珹投資、前海方舟、百奧維達、藍海資本、博睿資本等機構。博安生物一度計劃在科創板上市,最終于2022年12月被分拆在港股上市。截至2024年7月29日,博安生物總市值為47.11億港元。
大舉收購之外,綠葉制藥近年也在布局創新藥的研發。
傳統藥企轉型方向各式各樣,而綠葉制藥則相中了中樞神經系統(CNS)賽道。2024年6月,綠葉制藥兩款相關藥物接連在國內獲批上市——治療精神分裂癥的美比瑞(棕櫚酸帕利哌酮注射液)、全球首個治療帕金森病的長效微球制劑金悠平(注射用羅替高汀微球)。
借力并購與研發,綠葉制藥自2021年以來,已實現11個新藥研發項目在中國、美國和歐洲獲批上市。其中,若欣林(鹽酸托魯地文拉法辛緩釋片)是中國首個自主研發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用于治療抑郁癥的化藥1類創新藥。憑借國內30多種、國外10多種在研產品,綠葉制藥業務覆蓋中國、美國、歐盟、日本等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
快速發展的綠葉制藥,獲得了資本的青睞。2021年1月31日,綠葉制藥以定向增發新股方式,獲得高瓴資本12.5億港元的投資,該新股發行較訂立協議當日的收盤價溢價10%。同時,高瓴資本亦受讓綠葉制藥部分已發行股份,兩筆交易耗資24億港元。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高瓴資本旗下基金Hillhouse NEV Holdings Limited持有綠葉制藥14.68%股份,為該公司第二大股東。
02
南京綠葉為腫瘤藥企,貢獻綠葉制藥約1/3營收
iFinD數據顯示,綠葉制藥如今已構筑起腫瘤藥物、心血管藥物、中樞神經系統藥品、消化與代謝用藥四大產品線。按照2023年數據折算,腫瘤藥物是綠葉制藥旗下最大的一塊業務,約占1/3的營收規模(表1)。早在2018年,腫瘤藥物營收已占綠葉制藥近半壁江山。
從產品看,力撲素對綠葉制藥的營收舉足輕重。2019年的一份數據顯示,力撲素當年的銷售額約為26億元,占綠葉制藥腫瘤領域收入的90.89%,占綠葉制藥總收入的40.17%。力撲素是一種紫杉醇酯質體,用于惡性腫瘤的一線化療,適用于非小細胞肺癌、卵巢癌和乳腺癌,已獲得國家醫保報銷。
力撲素的生產商,正是本次交易涉及的南京綠葉。
南京綠葉官網稱,公司成立于1992年,2007年加入綠葉制藥,致力于抗腫瘤領域藥物的研發產銷,自主研發生產的具有知識產權的藥品包括力撲素、天地欣(注射用香菇多糖)、天地達(注射用氨磷汀)等。截至2023年底,南京綠葉的凈資產為6.07億元,稅后凈利潤為2.39億元。
由此看來,深圳國資這筆16億元的戰略投資,已將綠葉制藥旗下最核心的腫瘤藥物板塊業務引至南山,并意圖推動這一板塊獨立上市。
03
深圳國資16億戰略投資,豪賭深圳綠葉2029年底前獨立上市
工商資料顯示,2023年9月之前,南京綠葉由煙臺綠葉醫藥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煙臺綠葉”)直接持有;2023年9月,深圳綠葉作為持股平臺成立之后,變更為煙臺綠葉透過深圳綠葉間接持股。
目前,南京綠葉由深圳綠葉持股75%。此外,Luye Pharma Hong Kong Limited(綠葉制藥香港有限公司,簡稱“綠葉香港”)持股17.041%,康海醫藥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簡稱“康海科技”)持股6.8197%,峰懋集團國際有限公司(簡稱“峰懋集團”)持股1.1393%。康海科技、峰懋集團的負責人均為“YUANYUAN ZHU”,其亦為綠葉香港的負責人。根據公告,這3家合計持股25%的企業,是本次交易的出售方。
本次交易的買方綠葉基金,成立于2023年11月,晚深圳綠葉一步。其由深圳市引導基金投資有限公司、深圳投控灣區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深圳市匯通金控基金投資有限公司3家公司分別持股30%,煙臺綠葉持股9%,深圳投控資本持股1%。
這其中,除了煙臺綠葉手握9%的股份,另外91%的股份均由深圳國資持有,匯通金控是深圳市南山區國資委控制企業,深圳引導基金和深圳投控分別為深圳市財政局、國資委控制。
根據公告,整個交易分為三步。
一是綠葉基金以10億元的價格,從綠葉香港、康海醫藥、峰懋集團3家賣方手中收購南京綠葉25%的股權。這項收購完成后,南京綠葉分別由深圳綠葉、綠葉基金持有75%、25%股權。
二是綠葉基金以南京綠葉的25%股權,向深圳綠葉注資,并通過股權增發形式獲得深圳綠葉25%的股權。自此,南京綠葉成為深圳綠葉旗下100%持股的子公司。
三是綠葉基金進一步向深圳綠葉投資6億元,分兩批注入。注資過后,綠葉基金對深圳綠葉的持股比例合計增至34.8%,綠葉制藥對深圳綠葉的持股從最初的100%降至65.2%(附圖)。
按91%的持股比例計算,這筆16億元戰略投資,深圳國資實際出資14.56億元。
綠葉制藥公告稱:“該筆投資將在研發創新上聚焦源頭創新,以實現創新藥向‘同類最優’‘同類首創’品種的升級,加強下一代創新抗癌藥物的開發”。
此番戰略投資,深圳國資同時附上了相關條件。期權回購協議顯示,倘若在相關約定未達成的情形之下,綠葉基金有權要求綠葉制藥在投資完成之后的任何時間回購所持目標公司(深圳綠葉及南京綠葉)的全部或任何部分股權,比如綠葉訂約方嚴重違反投資協議等。
尤為值一提的是,深圳國資與綠葉制藥方面設置了上市對賭協議。深圳綠葉若是未能在2029年底在認可的證券交易所獨立上市,深圳國資也有權要求其回購股權。
04
深圳加注醫藥產業,顏寧、復星醫藥均已落戶
2005年至今,信息技術產業一直是深圳經濟增長的最主要引擎,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占工業總產值的比重每年都超過50%。相較而言,深圳市醫藥制造業的工業總產值占比,2020年才邁過1%。
盡管深圳市生物醫藥產業已連續多年位列國內TOP10,處于第一方陣,但在藥物臨床試驗數量、百強企業數量、國家級生物醫藥產業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數量等創新關鍵要素和成果方面,與北京、上海等相比仍有差距。
為促進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深圳近年不斷加碼政策支持力度。
2022年7月,深圳發改委連續發布《深圳市促進生物醫藥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和《深圳市促進高端醫療器械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
2023年6月,《深圳市人民政府關于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和培育發展未來產業的意見》發布,圍繞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八大未來產業提出“20+8”技術主攻方向。其中,對“生物醫藥產業集群”提出,“支持化學創新藥、全新劑型及高端制劑、現代中藥、先進制藥設備以及數字化醫療等領域發展,推動新型基因治療載體研發、工程細胞構建、抗體工程優化、人工智能輔助藥物設計等瓶頸技術突破”等。
根據《深圳市培育發展生物醫藥產業集群行動計劃(2022-2025年)》,到2025年,深圳將建設成為全球知名的創新藥研發中心和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生物醫藥產業集聚發展高地,生物醫藥產業增加值達到400億元。
為達此目標,深圳動作頻頻。2022年11月,知名科學家顏寧離美歸國,全職出任深圳醫學科學院創始院長,協助深圳創建一所集科研轉化、學生培養等若干功能的新型研發機構。
在2023深圳全球招商大會上,復星醫藥(600196/02196.HK)宣布,將在坪山落地“復星醫藥大灣區總部”,以旗下復宏漢霖(02696.HK)、復星凱特的部分產線作為首批入駐項目,打造復星醫藥創新藥全球第二總部。同時,復星健康將以恒生醫院為依托,助力深圳國際健康醫療中心建設。
據統計,截至2023年底,深圳有華潤三九(000999)、信立泰(002294)等6家進入“2022年中國醫藥工業百強榜”,現有生物醫藥規上企業140家,上市企業11家,其中營收超10億元企業8家,超百億企業4家,在醫藥研發和制造方面形成龍頭企業、創新中小企業相互協同的局面。
此次深圳引入綠葉制藥,當意在強化腫瘤藥物領域的研發生產實力。而此舉能否為深圳再添一家上市公司,仍待關注。
本文所提及的任何資訊和信息,僅為作者個人觀點表達或對于具體事件的陳述,不構成推薦及投資建議。投資者應自行承擔據此進行投資所產生的風險及后果。